20120814河北衛(wèi)視家政女皇:中藥一定要熱服嗎
民??叼B(yǎng)生 > 養(yǎng)生節(jié)目 > 家政女皇
圖文作者: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a>
責編:戴碧瑩
發(fā)表時間:2024-12-06 12:25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會喝中藥,有的人是為了治病,有的人是為了養(yǎng)生。很多人都認為喝中藥好是趁熱喝好,這樣的藥效才更好。那么實際上這種說法到底正不正確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中藥是不是一定要熱服呢。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有很多人都會喝中藥來養(yǎng)病或者調(diào)理身子,其實喝中藥講究的就是喝的時間。
一般來講,上午9時和下午3時左右,是機體吸收藥物的“佳時間”,所以此時服用中藥佳。
但是不同藥性的中藥,講究不同的服藥時機。一般而言,治療虛癥和腸胃病,應在飯前30~60分鐘服用。
對于治療一些疾病,喝中藥的時間都各有不同,如果是心肺方面的疾病,就好在飯后半小時喝,如果是為了通便就要在飯前空腹狀況下喝。
其中,通便藥物如大黃、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 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間服用;驅蟲藥也應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藥則應在睡前服用。
另外,“趁熱喝”是大部分人喝湯藥的習慣。其實,喝湯藥不一定要“趁熱”。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wèi)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
中醫(yī)理論認為,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藥湯煎后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放至 30℃~37℃時再喝。
像一些中成藥可以用溫水服用,如果是一些解毒去熱的藥,就要用冷水送服比較好。
大多數(shù)人認為只有趁熱喝,藥效才好,其實這種做法是比較片面的。
中藥未必都要趁熱喝
中醫(yī)認為,不僅疾病分寒性和熱性,藥物也分寒性和熱性,假如把湯藥根據(jù)藥性熱服或冷服,其治療效果會更好。
傳統(tǒng)的中醫(yī)理論對口服湯劑的溫度是非常講究的,一般有溫服、熱服和涼服3種方法。
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藥物煎煮后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30℃~37℃時再喝,如艾附暖宮湯、補中益氣湯、理中湯、四逆湯、小建中湯等。
發(fā)散風寒的中藥應該“熱服”,并且可在服用后吃些熱稀飯、喝些熱水,以助藥力,如附子、干姜、肉桂、小茴香、人參、杜仲、鹿茸等。
解毒、清熱的藥,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藥,則“冷服”效果更好,如白虎湯、清胃散、導赤散、清瘟敗毒飲、六一散等湯劑。
總的來說,治療熱證(全身發(fā)熱、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黃、口舌生瘡等)的藥可涼服,而治療寒證(惡寒發(fā)熱、無汗、腹冷痛、形寒肢冷、水腫等)的藥宜熱服,患者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掌握服藥溫度。
在中藥方劑中,還有個竅門,即叫做“湯”的,多數(shù)需要熱服;而叫做“飲”的,多數(shù)需要涼服。
此外,還應根據(jù)服藥季節(jié)及患者體質(zhì)狀況決定,如寒冷季節(jié)、老年人、兒童、孕婦及久病體虛的患者宜將藥液溫服。
家政女皇視頻推薦
焦點收藏
編輯推薦
您還可能喜歡
蘇ICP備15060253號-6 Copyright © 2010- thefoodoflovemovie.com 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