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聽到多的一句心法口訣莫過于“氣沉丹田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講一講如何做到“氣沉丹田”,希望通過本文的講解,可以讓大家對太極拳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并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可以得到提高。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氣沉丹田時,我們應該保持什么樣的基本動作。
正身直立,雙足分開,寬與肩齊;屈膝圓襠,口唇輕閉,舌舐上頜,自然呼吸;全身放松,雙手自然下垂,中指尖輕貼大腿中部;頭部虛領頂勁,脊柱節(jié)節(jié)松沉,胸背部的肋肌也自然地松沉,足跟足趾與足掌輕輕沉住;胸部寬舒,臍下腹部微覺充實。
目光平視,摒除雜念,意存丹田(臍下小臍部分),自覺心平氣和,然后用意識引導緩緩將雙手向前方舉起,肘腕微屈,肘尖下墜,手心向下,以中指領勁上提,提至手與肩平。
在練習氣沉丹田的時候,大家要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用心去感受當中的要領。
同時在意識引導下用鼻緩緩吸氣,使有氣體下行的感覺,徐徐送人腹部臍下;這時橫膈膜自然上升,腹部自然地微向內(nèi)收,吸氣將盡,肛門括約肌即微微收縮(術語稱作“吊襠”或“提肛”),使氣聚于丹田,略停一停。這是一吸。
隨即繼續(xù)用意識引導雙手屈肘內(nèi)收,緩緩下按于腹前,也是以中指領勁往下輕按;同時,肛門括約肌隨即松開,緩緩以鼻呼氣;這時橫膈膜自然下降,小腹部自然地外凸。這是一呼。
心要靜,目光要照顧雙手的起落,動作與呼吸要均勻協(xié)調(diào),逐步做到呼吸“悠、勻、細、緩”,動作輕松,速度均勻。
氣沉丹田屬于一種心法要訣,對于這種口訣的把握,主要是在于大家多加練習和領悟,才能掌握其中的奧妙。
這種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法,與氣功療法的逆呼吸相同,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太極拳架式。
在陳家溝老架、新架和趙堡新架太極拳的發(fā)勁動作中,僅在單掌雙掌或單拳前擊時才配合呼氣,使橫膈膜下降,腹內(nèi)輕輕做下沉動作。
而在整套動作過程中,主要是當一呼一吸時,氣在腹內(nèi)輕輕做向左或向右大小不等的弧形動作,來配合臂、腿左或右大小不等的纏絲勁。
這種腹式呼吸法我們可以稱作丹田內(nèi)轉法。當每勢定式時,腹內(nèi)才輕輕做下沉動作。
因此,陳式太極拳腹式呼吸法是“丹田內(nèi)轉”法與“氣沉丹田”法交互運用的。
后來從陳架發(fā)展的各種太極拳架式,都是臂、腿只作環(huán)形或弧形,不作螺旋形,腹式呼吸僅為“氣沉丹田”法,不與“丹田內(nèi)轉”法相結合(腿法或步法上沒有走弧形的僅為吳式,吳式僅擺蓮腿有弧形,這是便利學習者的一種改革)。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練法,骨節(jié)肌肉做弧形的旋轉,外形上臂、腿做左或右大小不等的螺旋形動作。
并根據(jù)學拳者功夫的加深而逐步加圈,是比后來發(fā)展的太極拳臂、腿只做弧形或環(huán)形較為復雜難練。
陳式太極拳的腹式呼吸法是:“丹田內(nèi)轉”法與“氣沉丹田”法相結合,比較后來發(fā)展的太極拳只采取“氣沉丹田”法,又是比較復雜難練的。
復雜難練,運動量當然大得多,不宜于患病者練。這也是近五十年來楊吳等式太極拳得到廣大群眾,特別是中老年人、婦女以及體弱多病者愛好的理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