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中國寶貴的精神財富。當今人們習練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太極拳的養(yǎng)生功效也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被證實。究竟如何練好太極拳呢?隨著太極拳論,掌握學好太極拳論的四大要領(lǐng)。
學好太極拳論的四大要領(lǐng)
修煉太極拳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特別是太極拳的拳理拳法,掌握太極拳論的四大要領(lǐng),對初學者入門有很大的幫助。
太極拳經(jīng)、太極拳論和拳諺都是歷代太極拳名家和當代修煉有成者對自己修煉體會的總結(jié),是從實踐到理論的升華,是太極拳修煉大家心血和汗水的結(jié)晶,有的是一生探索的結(jié)果,有的是幾代人智慧的積淀。
他們的努力豐富了太極拳理論寶庫,使中華武術(shù)文化更加燦爛輝煌,為后學者修煉太極拳照亮了前進的路程、指明了方向,避免了盲修瞎練,使后學者少走彎路。所以要練好太極拳,必須下工夫?qū)W好拳論。如何才能學好用好拳論呢?必須有合理的方法。
太極拳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常練太極拳能提高自身境界,同時對自身也有教育意義,太極拳的哲學理論有助于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
一、含義不懂,暫不硬啃
初學拳經(jīng)拳論,不懂的內(nèi)容肯定不少。不懂的原因,一是古典的拳經(jīng)運用的語言與現(xiàn)代有較大差別。二是有些比喻作者心里清楚,但學習者很難想象得那么明白,有時會感到云山霧罩無從捉摸。
例如授密歌曰:“無形無相,全體透空,應(yīng)物自然,西山懸磬,虎吼猿鳴,泉清河靜,翻江攪海,盡性立命。”這是對一種高級練功態(tài)的描述,作者借助比喻,形象地詮釋了自己練功的感覺和體會。
但后學者對這種比喻,只有靠功夫的不斷長進和閱歷的不斷增加才能逐步領(lǐng)悟,而且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領(lǐng)悟和解釋,各人的理解也可能與原作者想要真正表達的體會有所不同。
學習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練習前要排空思想雜念,當你靜心練完整套拳法后,你會發(fā)現(xiàn)整個身心都輕松愉悅。
三是太極拳是意氣勁的知覺運動,修煉者有體會、有感覺,但很難用準確的語言表達清楚,確實有些只可意會、體會卻難以言傳。四是武術(shù)是相互競爭、打斗、比高低、論輸贏的技術(shù),甚至是生死攸關(guān)的,所以過去武術(shù)界難免有保密的思想,有的拳論故意用晦澀難懂的語言,這就必然增加了理解的難度,
還有的干脆像密碼一樣,只有按他的規(guī)律打破順序重新組合成句子才能明白拳意。五是自己還沒有練到那個地步,不可能有那種感覺和體會,這也是對拳論不理解的主要的一個原因。鑒于以上情況,學習拳論中有不懂的詞語和內(nèi)容在所難免。
學習中遇到不明含義的詞句,不必苦思冥想耗費時光,可以暫時放一放。我的體會是,有的內(nèi)容隨著修煉實踐邊練邊悟,到一定地步會突然明白,即拳論中說的“頓悟”。
有的內(nèi)容過一段時間再讀,或者研究其他拳論著作時也會融會貫通;還有的內(nèi)容,此時請教老師或者拳友沒有弄懂,他時請教探討或者換個人解釋就明白了。所以學習中不懂的東西暫時不必為難,也不用硬啃,功到時自然明白。
二、學用結(jié)合,適合自己
學習拳論是為了用,但用也要講科學性。太極拳的修煉是一個從初級到中級再到高級的發(fā)展過程。太極拳家的拳論是對自己修拳不同階段的總結(jié),對于后學者來說,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修煉內(nèi)容和規(guī)矩,絕不能把拳經(jīng)拳論等書上的東西同時都拿來體驗,否則不會找到感覺、練出功夫,必然一事無成。
用拳論指導自己修拳,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現(xiàn)狀,自己處于什么階段就用什么內(nèi)容。初級階段就要用修“形”的規(guī)矩,練松的方法,練站樁,練基本功,練套路,找到形體中正、骨頭節(jié)節(jié)放松、拳架飽滿、行拳連貫無缺陷的感覺,達到形正體柔。
此階段不可用氣、勁的修煉方法同時修煉。即使在同一階段,修煉的內(nèi)容也有先后的差別,否則欲速則不達。
修拳不可貪多,不可急于求成,要按照拳論由招熟而漸悟懂勁再階及神明的順序,具體地說就是按照形、意、氣、勁、神的層次,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上升。如何找準自己修煉的內(nèi)容?好在明師指導下修煉, 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事倍功半,甚至踏不上太極的正道。
三、說法不一,細心鑒別
學拳經(jīng)、拳論有時會遇到說法不一的情況,后學者需要通過鑒別加以理解并用以指導練拳,這樣才不至出偏。鑒別的方法,我的體會有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