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松腰、松胯的身勢下沉,腳底受力(不是僵滯長時間的受力,而是地面反座力前短時間的受力),膝蓋不受力,才是松沉。
如果拳勢下盤松沉得太低,就會由沉勢變成僵緊之重勢,膝蓋很受力,因此撐起較困難;只有沉到腳底能與地面相吸、順著反座彈力撐起能與地面相斥才是松沉得恰到好處。
跟松沉有關的是人的重心,練拳者的重心大約有四種。第一是實際重心,也就是人體的真實重心。第二是意念重心。比如李雅軒說打拳時要用腰脊帶動,也說過用丹田帶動全身打拳,這腰脊就是意念重心,意念重心是可變的。
第三是感覺重心,打拳時你自己感覺到的你的重心在那里,如果你沉到腳底了,會感覺出來。
快速松沉到腳底的一個重要關鍵就是收好尾閭,收尾閭能夠致使丹田向前向上凸起吊襠,內氣自然而然沉于下丹田。第四是功夫重心,功夫中心是前三種重心的結合。
真正技擊時,內家拳是以功夫重心取人。功夫重心在對比自己弱的對手時比較好感覺。有了從腰胯有向下松沉的感覺之后,逐漸感覺來勁在膝、小腿肚、腳踝之上,不久可以感到沉到腳底了。
化勁要把對方之勁力通過松沉卸到腳底地面,這樣才能化之干凈。松沉到腳底和松沉到地面是兩種層次不同的功夫,松沉到腳底的練法還沒完全到位,要松沉到腳底與地面緊固的粘在一起了,這樣就是松沉到地面的練法,從上往下的松沉到位了。
習練太極拳如何做到松沉
一、初學太極拳時才知松
太極拳的初期學習松沉是很重要的一項,要領有很多,看著挺簡單的,做起來卻很難的。
練太極拳與“松”有關的要領就有:放松、要松、松凈、松舒、輕松、松柔、松開、松心、松身、全身放松、松軟、松透、松沉、大松大軟、似松非松、松彈。初學時,老師說不會放松。練了幾十年,老師仍說松得不夠,沒有松透。
到了耄耄之年還在找松,要松到何年何月?松的標準是什么呢?根據(jù)我這些年練拳的體會,“松”是有層次和質量的,有自我感覺的松,有推手對杭中的松,有散手博擊中的松,有日常事務中的松。
二、自我放松
練拳開始,應從三個方面進行放松。
第一,就是在思想的放松,達到排除雜念的意義,心要靜是關鍵。
其次放松內臟器官,使它們松到位。再次,從頭、頸、肩、胸、脊、腹、胯、膝、踝、足、肘、手、筋等逐一檢查是否處于自然放松狀態(tài),各個關節(jié)是否松活,肌膚是否松柔。身心穩(wěn)靜后,才按照太極拳要領行拳。
一般地講,練完一套傳統(tǒng)楊氏太極拳需時半小時左右,不能因工作忙,時間緊,為趕時間,忽忽忙忙,為練完整套拳架套路而練,那樣是達不到鍛煉效果的,對身體反而有害。若時間不夠充分,可練其中一段或進行單式練習。
放不松是頑固的,反復出現(xiàn)的。在練拳的過程中,思想上會產生些雜念,神經系統(tǒng)又不自覺地開始緊張,身體的某些部位也緊張僵硬起來,但自己還不覺察。易緊張的部位因人而異,但以肩、胸、腹、腰、胯、肌膚不容易放松。
思想上注意一些,這些部位就放松些了。因此在演練拳架的過程中要有意反復幾次檢查自己不易放松的部位,當然有明師指點,會更快發(fā)現(xiàn)那些不易放松的部位,就像自己的缺點自己不易覺察一樣。久之這些易緊張的部位就逐漸自然放松了。
當然用意也不要太過,要無過不及,太過又緊張,反而放不松了。這樣日日練拳的過程中,反復不斷地檢查,日日放松,時時放松,克服緊張情緒,放松自身肢體,在練習太極拳架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到“松”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