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項整體運動,習練太極拳能鍛煉大腦思維,特別是在太極拳實戰(zhàn)中,能訓練大腦辨別能力。太極拳的運動特點圓活輕靈,對右腦具有保護作用,下面隨著楊氏太極拳24式,了解太極拳健腦益智的作用。
練楊氏太極拳24式可健腦益智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陰陽變化,陰陽平衡能使大腦中樞神經興奮與抑制保持平衡,有助于睡眠,治療神經衰弱。
(1)練太極拳能在大腦皮質形成一個特殊興奮灶,而其他區(qū)域則處于抑制狀態(tài)。練太極拳時,要求精神貫注,意想小腹(即意守丹田),排除雜念,即要"用意不用力" 和"心靜"。
這種意識和身體鍛煉相結合的方法,都是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提高的情況下完成的,它使大腦皮質功能區(qū)形成一個特殊興奮灶(即興奮集中在很小的一定區(qū)域),而其他區(qū)域則處于抑制狀態(tài)。這樣就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可以打破疾病的病理興奮灶,修復和改善高級神經中樞的功能,起到健腦強身作用。
(2)練太極拳,對植物神經系統(tǒng)產生良性影響。練太極拳時呼吸較深,可對植物神經系統(tǒng)的機能發(fā)生影響(據上海醫(yī)科大學生理教研室動物實驗證明,呼氣時副交感神經興奮,吸氣時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可使植物神經系統(tǒng)活動紊亂得到調整和改善。
青少年練習太極拳有助于右腦智力的開發(fā),并且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心理素質。
(3)練太極拳還有利于提高人體動作的平衡性與協(xié)調性。太極拳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性要求較高,這對神經系統(tǒng)是一種鍛煉,有利于平衡和協(xié)調動作的發(fā)展。
楊氏太極拳24式對右腦的作用
1、太極拳以意識為主導的練功方法
太極拳上場打拳要求先入靜藹片刻,洗心滌濾,凝神壹志,檢查自己全身上下是否放松,然后引真氣下行,意注丹田,待感到丹田發(fā)熱后,再由丹田內轉帶動周身轉動。
這時感到小腹內真氣逐漸充盈、鼓蕩,從而使真氣帶動小腹內的諸多臟器轉動起來, 腹內臟器的旋動刺激了內臟及腹部表皮內外的諸多神經系統(tǒng)的良性反應,進而產生信息并且通過神經系統(tǒng)網絡與大腦交流。
太極拳使人體大腦向其他身體部位發(fā)出指令,一級一級傳達,保持周身協(xié)調一致,運動更和諧。
2、太極拳整體螺旋,帶動四肢順逆纏絲的運動形式
太極拳,特別是陳氏太極。拳,強調在全身放松、立身中正的前提下,發(fā)揮整體作戰(zhàn)的特點,即丹田內轉帶動全身的螺旋運動,強調丹田內氣與四肢軀體動作要完全協(xié)調一致,做到“一氣貫穿,周身一家。”
打拳時,在立身中正的前提下,以腰為核心,動作走螺旋勁,即以胸腰的整體螺旋帶動四肢的順逆纏絲勁,姿式大小動作都要以腰為樞紐,出勁人勁,都走腰勁,每一動作先是意動,再而丹田轉動,進而丹田內氣鼓蕩帶動四肢螺旋轉動。
在實際走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很多太極拳的獨特的運動形式對腹部的全面運動調節(jié),打拳時丹田內轉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前后、左右、上下、斜向、橫向等多種立體螺旋方式, 但這些內動方式必須是與外形動作協(xié)調一致的。
而且強調這種協(xié)調是以內動意識為先,做到內外一致。如丹田走前后圈時,外形也走前后卷放,如“左沖”、“右沖”等式;丹田走左右圈時,外形也要走左右螺旋。
如“運手”、“三換掌”諸式;丹田走斜圈,外形動作也是斜向旋轉,如“白鶴亮翅”、“六封四閉”等式。
所以說,太極拳是一種全身的運動,可以將內氣貫穿全身。
太極拳走架,所有拳式自始至終要求胸腰折疊與丹田內轉結合,這種大大小小拳式的螺旋轉動,每時每刻都是在意念引導下以腰為軸為核心的旋轉,這種有慢有快、有柔有剛、有松有緊、有斜形有平行、有上下有前后的全面螺旋運動。
在外加強了腹肌腰肌的鍛煉,增強了其腰腹肌的彈性力,在內對腹內的諸多臟器起到有機的震蕩和按摩作用,無疑會增強它們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