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時尚,很多人都是抱著太極拳能夠養(yǎng)生的心態(tài)去練習。但是真正的能夠達到養(yǎng)生效果的卻不是太多,無論什么樣的心態(tài),都需要我們用正確的學習方式去學習才是重要的。
練習太極拳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而不是短時間的學習,需要不斷的領悟。
右錄陳鑫品三先生在其著作﹁陳氏太極拳圖說﹂一書,太極拳勢第一勢金剛搗碓中的﹁總論﹂,七言韻語十句。這首﹁總論﹂韻句是說明太極拳的本質,是陰陽無偏,渾然無跡的。陳鑫謂﹁太極﹂:﹁大混沌后,陰陽雖未分,而分之機已動,一至于分,則清氣上升而為天,濁氣下降而為地﹔但此時清氣猶未上升,濁氣猶未下降耳,故謂之為太極.。打拳上場后,手足雖未運動,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陰陽開合之機,消息盈虛之數,已俱寓于心腹之內﹔此時壹志凝神,專主于教,而陰陽開合,消息盈虛,特未之形耳,時無可名,亦名之曰太極﹂。又在金剛搗碓一著說明內謂:﹁太極拳自始至終,獨此一勢是正身法,端而肅,實而虛,柔而剛,上下四旁,任人所感,皆足以應之,此所以頒袖群著而為之首,理實氣空,圓轉自如,渾浩流行,絕無滯機。每一勢完,仍歸到渾然一太極氣象,絕無跡象可尋,端緒可指,外似停止,而內無間斷,此太極之所以為太極也﹂。由此可知太極拳是取法于太極之理,身體百骸動則陰陽分,靜則陰陽合。至于所謂陰陽開合之機,消息盈虛之數,在太極拳來說,是陰陽開合之機,細分有十項:一為在象有陰和陽,二為在形有虛和實,三為在式有開和合,四為在質為剛和柔,五為在勢有進和退,六為在機有快和慢,七為在氣有呼和吸,八為在動有收和放,九為在體有動和靜,十為在用有攻和守,凡此十項,可總稱為陰陽。轉變的程序,是和天地陰陽之理一樣的,不過消息盈虛而已,像歲有寒暑,月有盈缺,日有晝夜,是漸變的。以一日氣象為例:一日有晝有夜,有明有暗,晝夜的明暗是漸變的。一日十二個時辰,正午為陽之極,正子為陰之極。自子至丑寅,是由暗極而漸明,為陰極而陰漸消,轉變?yōu)殛枬u長,是為﹁息﹂。氣微謂之﹁息﹂。在拳謂之﹁引﹂,為彼來我引。自卯至辰己,是天已明亮,陽氣漸長而至于盛,是為﹁盈﹂。中間充滿謂之﹁盈﹂。在拳謂之﹁進﹂,為我引之使進。午時為日正中,陽氣盛極而需漸衰,所以自午至未申,為日正當中后,日漸向西落,是為﹁消﹂。減退謂之﹁消﹂。在拳謂之﹁落﹂,為敵之盛氣盡處,即我之轉關處,亦即擊人處,在敵則不得勢,其氣即消滅,不能不有落腳之地,謂之落。申時以后,日漸西落而天漸暗黑,所以自酉至戌亥,為陽氣漸微,至極微而成﹁虛﹂,中間空虛謂之﹁虛﹂。在拳謂之﹁空﹂,為敵之機勢已虛而成空。敵勁已落空,能不失敗乎?此是一日之消息盈虛之理,即拳之引進落空。息者必盈,盈者必消,消者必虛,虛者必息,此消息盈虛,循環(huán)無窮,為宇宙自然之理。所以陳鑫謂:﹁陰陽之氣,如一個環(huán),動靜無端,陰陽無始,未曾斷絕,特有消息盈虛耳。天地陰陽之理,不過消息盈虛而已。打太極拳亦是消息盈虛。
從上面所引述的﹁太極﹂的含義,和取法于﹁太極﹂之理的太極拳,它的陰陽開合之機,消息盈虛之數,可以知道,陳蠡這首﹁總論﹂中所論之陰陽無偏,不僅是說剛與柔。在這首﹁總論﹂中所說的陰陽,是個總稱﹔是前面所說的象、形、式、質、勢、機、氣、勁、體、用十項的陰陽、虛實、開合、剛柔、進退、快慢、呼吸、收放、動靜、攻守的總稱。這十項正反兩向形成了太極拳的相反相成,相互轉變、制約、維系、
太極拳本身就是陰陽理論,循環(huán)為用。
因此所說的純陰無陽和純陽無陰,以及幾陰幾陽,都不能以單純地把剛柔來講,應該包括各種因素,否則不可能做到一著一太極了。陳鑫在第一勢金剛搗碓圖勢說明內,就寫了這篇﹁總論﹂,說明太極拳是陰陽無偏的,渾然無跡的。至于太極拳之剛柔,陳鑫亦有說明謂:﹁世人不知,皆以為柔術﹔殊不知自用功以來,千錘百煉,剛而歸之于柔,柔而造至于剛,剛柔無跡可見,但就其外而觀之,有似乎柔,故以柔名之耳,而豈其然哉!且柔者對乎剛而言之耳。是藝也,不可謂之柔,亦不可謂之剛,第可名之為太極﹔太極者,剛柔兼至,而渾于無跡之謂也﹂。所謂偏剛無柔須防跌失,偏柔無剛難臨強敵。所以太極拳要求柔中寓剛,剛中寓柔,久練達到剛柔相濟。陳鑫謂:﹁看似至柔,其實至剛,有似至剛,其實至柔,剛柔皆具,是謂陰陽合德﹂。
有謂陳鑫這篇總論,因為陳家溝地處黃河流域,練硬功拳者多,惟恐為環(huán)境所熏染而趨于堅硬,故祗提出九陽八陽七陽六陽,而未及九陰八陰七陰六陰,蓋誡習者趨于堅硬耳。至于這首﹁總論﹂內所說的「軟手﹂與﹁硬手﹂,以剛柔論是純柔無剛與純剛無柔,都是不好的。﹁根頭棍﹂依陳鑫的擖手三十六病第三十四條的﹁根頭棍子﹂的解釋是:﹁根頭棍是我捺小頭,彼以大頭打我﹂,是大頭、小頭,大小懸殊,不得其乎。﹁散手﹂不是一般對打之散手,是零亂破散之意。﹁好手﹂是比以上所說的軟手、硬手、根頭棍、散手等都好,和一般所說的好手同義,但在太極拳來說,還差一點,未能圓滿,因為陽陰尚未合德;所以惟有陽陰無偏的,可以得稱﹁妙手﹂。妙手是怎樣的呢?是一著一太極,并且是空無跡象可尋的。
所謂妙手一著一太極,就是動作走弧形,劃圓圈。太極拳的開合虛實,起落旋轉,都是由圓圈構成的,圓圈有全圈、半圈、順圈、逆圈、直圈、橫圈,在整個拳套內錯綜復雜交織看。陳鑫說:﹁所畫之圈,有正斜,無非一圈一太極。﹂又說:﹁手運動,不外一圈,絕無直來直去,圈有正有斜,有順有倒,種種轉法,亦各一不同,當因其勢之自然者轉之。﹂
關于太極拳動作中的畫圈,對于初學者轉的幅度要大所謂大圈﹔
練習日久后,逐漸收小,為中圈、小圈﹔練到純熟后,小圈練到沒圈,但沒圈仍舊是圈。陳鑫謂:﹁精煉已極,極小亦圈﹂。﹁越小小到沒圈時,方歸太極真神妙﹂。動作畫圈是太極拳操練外形上象征太極圓形,至于其內含陰陽開合之機與消息盈虛之數,是要好好把握看上面所說的象、形、式、質、勢、機、氣、勁、體、用等十項陰陽,相互轉變、制約、維系、循環(huán)為用﹔來實踐太極拳的引進落空技擊巧妙,方能顯出太極拳的真正神奇。
近幾年來,陳氏太極拳由于推展提倡,漸為社會人士所熟悉﹔美國和日本的武術功夫雜志,亦時有報導。關于陳氏太極拳的練習程序,分為五層功夫。各雜志報導內容繁簡有異,大體相同,配以上面所說的陳鑫這篇總論的幾陰幾陽,從一陰九陽到五陰五陽,分為五層功夫。這五層功夫是把修習陳氏太極拳時期,分為五個階段。大意為第一層功夫,是初學修習階段。是學習外面動作,要求正確,技巧應用,尚難領略,剛多柔少,是一陰九陽。第二層功夫,是內外協(xié)調階段。覺得內氣流通,和外面動作配合,應用技巧,尚不能隨心,是二陰八陽。第三層功夫,是技巧應用階段。外面動作和內里氣勁,可以協(xié)調,應用技巧,漸次熟練,但內氣欠強﹔在第一、二層功夫中,動作走大圈,在第三層功夫進人中圈,是三陰七陽。第四層功夫,是氣勁相應階段。外面動作,非常熟練,內氣增強,內外配合完美,應用技巧,已能精通,動作轉變?yōu)樾∪?,是四陰六陽。第五層功夫,是修習圓滿階段。外面動作和內氣運轉,已能完全配合均衡,應用技巧,完全然,動作由小圈而漸至無圈,是五陰五陽。
此五層功夫所說的修習程序,及功夫程度,大致如此,惟以陳鑫這篇總論所說的陰陽來配這五層功夫,似無必要,也難以切合賞際。陳鑫這篇總論的要旨,是說練太極拳陰陽不能偏倚,已于上面詳細闡述,似與修習程序,無甚關連。修習有一定之程序,功夫雖是漸進,但非呆板。資質聰穎,專心苦練,假定以陰陽來衡量,可能從一陰九陽,一躍而至四陰六陽,或五陰五陽﹔或入手即為三陰七陽或四陰六陽﹔或竟一直停留
在某種程度。練習方法有程序、分步驟、不可躐等,應按步就班,循序而進﹔習者的功夫深淺,完全要視習者練習的勤惰與資質的智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