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知識,其中包括武術(shù)精神,太極拳一直在傳承它的精神,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去學習太極拳。這與它自身的特點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的,我們需要更認真的體會其中的奧秘所在。
對于陳式太極拳來說,它自身也有獨特性,但是它的本質(zhì)是離不開來太極拳的。
陳氏太極拳近年來由于陳門弟子的努力提倡,學習的人日漸眾多,但是有些人總是有一種錯覺,覺得外形顯得偏剛,有震腳、發(fā)勁、跳躍等動作,一定要比普通一般流行的太極拳好像要用力使氣,同時動作也比較快,以為對于技擊方面,固然可以比較有用,但是對于健身方面,或差一籌。因之陳氏太極拳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總是覺得不適于老年人或婦女們?yōu)榱私∩硭枰倪\動,甚至有些青年人也是這樣想法。
正宗的太極拳。這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心理在作祟。總以為太極拳演練起來要慢,越慢越好;要柔,越柔越好。因此覺得陳氏太極拳有些不像太極拳,有了疑惑的想法,就是在學習陳氏太極拳者對于陳氏太極拳的認識,亦是非常模糊,要等到練上多年入門了,才能知道其中的奧妙。
陳氏太極拳與一般流行的太極拳的不同,它自身的動作有快慢而一般的太極拳是速度均勻。
陳氏太極拳運勁螺旋,纏繞運轉(zhuǎn),是一種纏絲勁;一般太極拳運勁弧形,圓轉(zhuǎn)簡單,是一種抽絲勁。
陳氏太極拳呼吸方面,采用復式的丹田呼吸;一般太極拳呼吸方面,采用單式的丹田呼吸。
上面所說的不同三點,是犖犖大者,其它小節(jié)尚多,姑不具論。陳氏太極拳是以內(nèi)勁與外功為表里,健身與技擊并重,鍛煉著重于內(nèi)氣的運行,即陳鑫所謂之「中氣」。這個中氣是發(fā)于丹田,布于周身,開則達于四梢(手足尖端),合則仍歸于丹田,是為一開一合,亦即一動一靜。
陳式太極拳是一種以太極陰陽理論為依據(jù)的太極拳,自身講究的地方也有很多。
消息盈虛之理為立論,本屈伸開合、纏絲螺旋之法為演練,呼吸自然,動作雍容,以身法中正不偏為根本,因之具有增強體質(zhì),療治疾病的功能,而于技擊則有以小力勝大力,弱慢勝強快的效果。實為我國武術(shù)中上乘、高深、奧妙的拳法。
學習陳氏太極拳者明了了和普通一般太極拳的不同,知道了陳氏太極拳對于健身和技擊的功效;為使學習者能更深入地認識,并幫助學習有成,不走入岐途,提供下面的三大原則,二個觀念,和一顆愿心。
三大原則
(一)要把握立身中正的原則
中正不偏是陳氏太極拳的根本法則,從頭頂百會穴到?底會陰穴要垂直成一條直線,不可偏倚;無論前進、后退、左旋、右轉(zhuǎn),四肢的動作不論如何地轉(zhuǎn)換,軀干始終要成一條垂直線。如果身向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失去了重心垂直平衡的姿勢,都是不符合中正不偏的要求,都是身法上的缺點。演習拳架無論動作時和靜止時,始終保持中正不偏的身法,粗看起來好像有些呆板,不知中氣的運行和要做到虛領(lǐng)頂勁與氣沉丹田,是要從這中正不偏的身法中練出來的。有些人自以為中正易流于呆板,而以搖肩擺腰,任意歪斜為靈活巧妙,以致中正不偏之理日晦,而太極拳的精華盡失。
(二)要把握用力勿過的原則
演練太極拳不要用力,不用力則如何使四肢動作,有動作就要用力,所以有不要用拙力之說,要用意,其實用意是必然的,是自然的,是本能的,試問無意如何有動作﹖手足的動作一定先有了意,才有動作,所以用意不須去理會它,但是要說明的,用意要誠,也就是專心,即陳鑫所說的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nèi)慢身體,心不斂束,如何能學藝。他所說的,就是正心誠意,屏除雜念,專心一志的意義。因之用意不難,不要用力,不用拙力則難了,因為毫無標準,不知如何是恰當?,F(xiàn)在提出了用力勿過的原則,比較易于琢磨了。
打拳四肢的動作,足是要支持身體的重量,不能不有些力,但是祇要能支持身體的重量就夠了,不能用多一分力,少則無法站立動作,要不多也不少,手僅僅能舉起動作即可,不能用多一分力,少則無法舉起運轉(zhuǎn),要不多也不少。不少容易,不使其多則難了,因為用力多了,自己不易知道。手足四肢,以及身體各部份,不論動作或靜止時,用力都不能用過頭一絲一毫,要時刻注意用力勿過,要在打拳時好好琢磨,能自然
即得,此祇可以意會,無法言傳,我們天天練拳,就是練的這個,功夫的深淺,也就在這個。
(三)要把握呼吸自然的原則
練拳要動作與呼吸配合,就是說勢開者呼,勢合者吸。呼吸是吾人的本能,無論在動作或靜止時,總是在呼吸,不必去理會它,這就是呼吸自然。如果說要依照拳的姿勢開合去勉強配合,必致有氣憋胸悶等現(xiàn)象,所謂未得其益,先受其害了。因之打拳時的姿勢動作與呼吸配合是要求自然的配合,不能強使其配合,所以要把握呼吸自然的原則,即使不能與動作配合,亦不致有流弊受害,切要!切要!然則打拳時呼吸自然,究竟要如何才能漸漸做到呼吸與動作配合呢﹖祇要在打拳時在每著定勢時注意呼氣務(wù)盡,不必去理會吸氣,任它自然地吸入,吸入后任它自然地呼出??傊诙▌輹r要呼氣呼盡,要盡量地呼出,這樣一定覺得周身骨節(jié)很舒服,好像氣血很流暢,同時也可以覺得丹田部份漸漸充實,這就是做到了氣沉丹田的地步,這樣用功日久,呼吸與動作不求配合而自然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