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極拳起源于清朝,受到了陳氏太極拳的影響,并進一步吸收發(fā)展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不過在當時并不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流派。今天就讓我們通過武式太極拳的教學來學一學武式太極拳吧。
武式太極拳身法
太極拳是一整體運動,要求“一動無有不動,二靜無有不靜”。意欲通過整體運動,達到能夠整體發(fā)力之目的?;谶@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極拳的創(chuàng)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別重視武氏太極拳。
首先基礎要打的好,其次在學習中要提高自己習拳的質量,這要你才能學到并學好高質量的太極拳。武禹襄借鑒了李呈芬《射經(jīng)》中有關身法要點,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頂、吊襠、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襠、護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騰挪、閃戰(zhàn)、尾閭正中、氣沉丹田、分清虛實,成為十三條。
(一)提頂
頭有提攜全身之勢,頭頂百會穴與檔部會陰穴應上下一線貫串,走架打手時,將頭頸骨豎起,頭頂百會處若有一線上提,則可領起整個身體如懸空中,神態(tài)自然,脊骨拉長,伸縮自如,周身骨節(jié)得以節(jié)節(jié)貫串,圓活靈通。能提頂,頭不求直而自直,目不求正而自正。頭直目正,頂懸身拔,左右旋轉,輕靈如意。
(二)吊襠
吊襠系與提頂相對而言,頭頂百會穴與襠部會陰穴如有一線串,提頂可攜起全身,襠部首先給予配合,猶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繩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
(三)涵胸
具體來說,就是要使胸部保持自然地狀態(tài),既不能向前傾,也不能向后仰,要能夠使得胸部處于松空含蓄的狀態(tài),而且使鎖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終達到氣沉丹田的狀態(tài)。如不能涵胸,氣易上涌,影響呼吸通暢,精神緊張,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習者應肖弄清二者之不同。
(四)拔背
簡言之,拔背就是將脊骨自然豎起,在于改造人體脊柱后天形成之彎曲,以求人體后天缺乏運動部位有所動作。前能涵胸,后能拔背,周身動作才能協(xié)調一致,發(fā)放時脊柱才能如弓一樣產(chǎn)生彈力,才能“力由脊發(fā)”。
(五)松肩
肩關節(jié)要放松舒展,既不要“聳肩”,端起肩頭,也不可肩關節(jié)向里過于收緊,使肩頭僵滯。肩松則臂活,力才能達于梢節(jié)。與人相觸,接觸點要沉,肩肘關節(jié)要松,才能控制對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鐵。
(六)沉肘
在太極拳的練習中對于肘關節(jié)的要求是,肘關節(jié)要保持在下沉的狀態(tài)下,絕不可以使之抬起。肘沉則臂縮,肩才能松;肘舒則臂長,力始達于指尖;肘裹則氣聚,身勢趨于縝密,保持身架端正;肘回要撐,撐則勁整,多用于以肘擊人。
武氏太極拳風格與特點
武氏太極拳拳架既不同于陳氏太極拳大架與小架,也不同于楊氏太極拳.姿勢緊湊,動作舒緩,步法嚴格分虛實,胸,腹部進退皆旋轉,身體中正,用內動的虛實來支配外形(叫內氣潛轉),左右手各管半邊,不相逾越,出手不過足尖.原來有跳躍動作,到四傳郝月如改為不縱不跳。
武氏太極拳推手步法為進三步半,退三步半。很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