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草湯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茯苓甘草湯,小編估計大家對它不是很熟悉,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茯苓甘草湯和它的療效。

  茯苓甘草湯,中藥名。為藥材茯苓塊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通常為中藥飲片。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fā)揮其獨特功效。茯苓甘草湯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茯苓甘草湯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甘草湯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但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茯苓甘草湯

  茯苓甘草湯

  【方名】茯苓甘草湯(利濕之劑,水飲悸厥《仲景》)

  【組成】茯苓、桂枝 二兩,甘草 一兩, 生姜 三兩。

  【主治】治傷寒水氣乘心,厥而心下悸者。

  先治其水,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太陽證飲水過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動,不自安也。

  亦治傷寒汗出不渴者。經曰:傷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湯主之。汗而不渴為邪熱未入里,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

  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遺溺。

  【方論】 此足太陽藥也。淡能滲水,甘能寧心助陽,故用茯苓;辛能散飲,溫能發(fā)汗解肌,故用姜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補氣和中,故用甘草。

  按:悸證,有過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氣虛而悸者。惟飲之為悸,甚于它邪,以水停心下,無所不入,侵于肺則咳,傳于胃為嘔,溢于皮膚為腫,漬于腸間為利。故經曰:先治其水,后治其厥。厥為邪之深者,猶先治水,況病之淺者乎。

  本方去生姜,加白術,名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仲景 治傷寒吐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逆滿氣沖,寒邪伏飲,上搏于膈也,故令頭眩;沉為在里,且既經吐下,復發(fā)其汗,則陽益虛而津液耗,故身振搖也;與此湯導飲和中,益陽固衛(wèi)。金匱用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敗毒抗癌。藥性平和,利濕而不傷正氣。適量服食可作為春夏潮濕季節(jié)的調養(yǎng)佳品

  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癥。

  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以及鎮(zhèn)靜、降血糖等的作用。

  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細胞壞死,抗菌等功效。

  結語:茯苓甘草湯具備茯苓所具有的藥效價值,在家里時候來一碗茯苓甘草湯給家人喝,我覺得家人不僅得到了你的愛,還擁有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