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俞:在背部,當(dāng)?shù)谑刈导幌?,旁開1.5寸。
脾俞:在背部,當(dāng)?shù)谑恍刈导幌?,旁開1.5寸。
腎俞:在腰部,當(dāng)?shù)诙导幌?,旁開1.5寸。
陽陵泉: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太沖:第一、第二跖骨結(jié)合部之前凹陷處。
(3)刮拭順序先刮局部病變部位,再刮頸部大椎,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腎俞,刮下肢外側(cè)陽陵泉,后刮太沖。
(4)刮拭方法瀉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面部局部病變部位,因?yàn)槊娌砍鲳鹩绊懨烙^,因此手法要輕柔,以不出痧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jiǎng)?,通常用補(bǔ)法,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方向由內(nèi)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頸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腎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膚發(fā)紅、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為止。后重刮下肢外側(cè)陽陵泉穴和足部太沖穴,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
二、肝腎不足
(一)癥狀
面部色斑伴腰膝酸軟,倦怠乏力,手足心熱,夜間加重。
(二)治法
(1)選穴局部病變部位、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腎俞、三陰交、太溪。
(2)定位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