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葉文獻(xiàn)記載
1、《本草綱目》:枇杷葉,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氣之功耳。
氣下則火降痰順,而逆者不逆,嘔者不嘔,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2、《本草經(jīng)疏》:《經(jīng)》曰:諸逆沖上,皆屬于火?;饸馍涎?,則為卒宛不止。宛者,噦也,其聲濁惡而長。
《經(jīng)》曰,樹枯者葉落,病深者聲噦,病者見此,是為危證。
枇杷葉性涼,善下氣,氣下則火不上升,而胃自安,故卒宛止也。
其治嘔吐不止,婦人產(chǎn)后口干,男子消渴,肺熱咳嗽,喘息氣急,腳氣上沖,皆取其下氣之功。
又治婦人發(fā)熱咳嗽,經(jīng)事先期,佐補(bǔ)陰清熱之藥服之,可使經(jīng)期正而受孕。
3、《本草匯言》:枇杷葉,安胃氣,潤心肺,養(yǎng)肝腎之藥也。
沈孔庭曰:主嘔噦反胃而吐食不止,安胃氣也,或氣逆痰滯而咳嗽靡寧,潤肺氣也,或虛火煩的而舌干口澡,養(yǎng)腎氣也,或瘟疫暑?而熱渴不解,涼心氣也。
4、《重慶堂隨筆》:枇杷葉,凡風(fēng)溫、溫?zé)?、暑、燥諸邪在肺者,皆可用以保柔金而肅治節(jié),香而不燥,凡濕溫、疫癘、穢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濁氣而廓中州。
《本草》但云其下氣治嗽宛,則偉績未彰,故發(fā)明之。
5、《名醫(yī)別錄》:主卒宛不止,下氣。
6、《食療本草》:煮汁飲之,止渴,治肺氣熱嗽及肺風(fēng)瘡,胸、面上瘡。
7、《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斷痰絲,化頑痰,散吼喘,止氣促。
8、《本草綱目》:和胃降氣,清熱解暑毒,療腳氣。
9、《本草再新》:清肺氣,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嗆血,治癰痿熱毒。
10、《安徽藥材》:煎汁洗膿瘡、潰瘍、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