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八卦掌
八卦掌又稱游身八卦掌﹑八卦連環(huán)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漢族拳術。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當中的拳種,流傳很廣。八卦掌有五大流派,由河北省文安縣人董海川創(chuàng)于清末。在江南游歷時得到道家修煉的啟示﹐結合武術加以整理而成。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帶流傳開來﹐近百年來遍及全國﹐并傳播到國外(如東南亞地區(qū)以及美國)。
由于它運動時縱橫交錯﹐分為四正四隅八個方位﹐與“周易”八卦圖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譜常以卦理解釋拳理﹐以八個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2009年,國務院第二批公布八卦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礎知識
八卦掌為河北省文安縣人董海川所創(chuàng),主要傳人有:尹福、程廷華、史計棟、馬維祺、梁振圃、樊志勇、劉德寬、宋永祥等。八卦掌是中國流傳很廣的漢族拳術,是內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養(yǎng)生、健身、防身陰陽掌的一個體現(xiàn)。它以八大樁法為轉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體,下配一至八步的擺、扣、順步法為基礎,以繞圈走轉為基本運動路線,以掌法為核心,在走轉中全身一至,步似行云流水,身法要求:擰轉、旋翻協(xié)調完整,走如游龍,翻轉似鷹。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橫、撞、扣、翻、托等。八卦掌是融養(yǎng)生和技擊于一爐,涵養(yǎng)道德的拳術,是董海川先師將武功及內功融為一體,博采眾長,加上自己的豐富經(jīng)驗,獨創(chuàng)以掌為主的技術手段。以沿圈走轉和“趟泥步、剪子腿、穩(wěn)如坐轎”,扣掰轉換以及避正打斜等為運動形式,有別于其它拳術。并且在治病、內功、技擊和涵養(yǎng)道德方面,有明顯的效應。尤其在內功和涵養(yǎng)道德方面,表現(xiàn)更為突出。
國務院第二批公布八卦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9月國務院任命任文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八卦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六大流派:尹派,梁派,程派、張派、史派,宮派、李派、孟派等。
起源:據(jù)考證為清代河北文安縣人董海川(約1797~1882)在江南游歷時得到道家修煉的啟示﹐結合武術加以整理而成。董海川曾在清朝肅王府作教練﹐故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帶流傳開來﹐近百年來遍及全國﹐并傳播到國外(如東南亞地區(qū)以及美國)。
武功介紹
“八卦”早見于《周易》:“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個方位,即北、南、東、西、西北、西南、東北、東南。八卦掌以掌法為主,其基本內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數(shù);在行拳時,要求以擺扣步走圓形,將八個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術那樣,或來去一條線,或走四角,所以稱為“八卦掌”。其實,八卦掌與八卦并無什么內在聯(lián)系。
2013年流行的八卦掌,又名“游身八卦掌”或“龍形八卦掌”,為董海川(1796年-1882年)在北京所傳。八卦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術。它將武功與導引吐納溶為一體,內外兼修。不僅有強身健體之功用,而且能夠鍛煉攻防搏擊的技能,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享譽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