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太極拳是一項比較復雜的運動,因此在學習中經常忽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那么出現哪些問題是正常的呢?這些有什么可以防治的辦法呢?結合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太極拳教學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保持中正難
病例:在習拳過程中,經常發(fā)現習拳者身體不中正,東倒西歪,前俯后仰,周身別扭,初習拳者尤甚。
防治:首先要做好"四平",即頂平頭正,肩平身正,眼平意正,心平氣正。其次,為了使身體中正安舒,支撐八方,必須做好外三合,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以摟膝拗步為例,左腳在前成川字步,右肩與左胯合住,右肘與左膝合住,右手與左足合住,右腳在前相反之。外三合就好象木工在豎門窗時,為了不變形,首先打個"X"來固定框架一樣。當然,我們習拳者的外三合,主要是靠意念來實現了。太極拳的中正,并不是絕對保持身體中心與地面垂直,而是保持身體平衡。以"金雞獨立"為例,一定要身體略有傾斜,才能保持身體沉穩(wěn),即"斜中寓正"。在行拳過程中,保持身體動態(tài)平衡。
(二)"松"、"懈"無區(qū)別
病例:練拳時精神萎靡,骨節(jié)閉合,好象支撐不了自己的身體一樣,頭垂、背彎、胯余、膝軟,兩手兩臂也是如此,肌肉軟癱一堆。拳架松懈丟癟、無精打采。雖練拳多年,但是情緒不濃,推手時丟癟頂抗,毛病叢生。以上弊病皆由"松"、"懈"不分所致。
防治:首先要提起精神,注意意領。其次,所有骨節(jié)都要啟開,筋要松開,肉要沉,腰以上的勁往上,腰以下的勁往下,處處都要走出兩奪之勁來。用意不用力為之松,不用意不用力為之懈。所以拳論說,用意不用力,在氣則滯,在意則靈,意氣君來骨肉臣。
(三)"開"、"合"分離
病歷:不少人練拳和推手時,知開不知合,知合不知開,拳勢開則散,合則癟,開合分離,根本談不上連綿不斷。行拳棱角叢生,推手時頂抗丟癟,處處受制。
防治:開合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開離不了合,合離不了開,開合同時存在。我們提倡開時注意合而不散,合時注意開而不癟,就是為了防止開合分離。拳論說,開中寓合,合中寓開是千真萬確的。當你功夫練到一定程度時,你會感開中有開,合中有合,或者叫一開再開,一合再合,達到開合難分的程度。這是練好太極拳和太極推手的關鍵所在。
(四)足下無根
病歷:盤架推手時,總是頭重腳輕,站立不穩(wěn),單腳難以自控,甚至雙腳在地也不穩(wěn)當。主要表現為虛實變換得不好。前后虛實全靠前倒后移,左右虛實也靠左右搖擺,所以這是造成足下無根的根本原因。
防治:根治的方法,主要依靠松腰落胯,重心下移,自然站立穩(wěn)當。具體做法:如弓箭步,后足實變前足實時,后足要蹬,前足要撐,松腰落胯,在松沉中實現重心轉移,虛實變換。用我們的話說,在松沉中進退,在進退中松沉。這樣既可防止硬腿,又可防止軟腿,足下自然穩(wěn)當有根。
(五)不圓活
病歷:棱角多,拳架硬梆梆,動作呆滯不受看,沒有太極拳味道。主要原因是沒有承上啟下和抹角所致。
防治:盤架和推手時,在開完合盡處,用松沉勁將上下兩式無間隙的連接起來,同時在開完合盡處劃個小弧,這個小弧叫"抹角"。就好象打籃球接球一樣,要有緩沖地接住并返回。有了承上啟下和抹角,拳架自然松柔園活,連綿不斷。顯則象長江大河滔滔不斷,藏則象冰下流水視而不見。有了此勁,不僅拳勢優(yōu)美,而且在推手化勁中起重要作用。這也是"內家拳"與"外家拳"區(qū)別之關鍵所在。
(六)轉換不靈,雙重所致
病歷:雙重是病,其表現為:盤架時邁步遲重,起落不穩(wěn),老像重生,難以自控;推手時,攻哪守哪,頂抗有余,不明化取。雖練拳多年,仍處處受制,皆因雙重所致。
防治:首先明陰陽之合,劃清自身虛實,邁步輕靈如貓行。虛實的變換主要靠兩腎兩胯來完成。正確地變換虛實,腎應能夠自然出入,腎的出入在推手中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腎怎樣才能出入呢?比如說,騎自行車時,一腳松沉下蹬,下蹬之腿一邊的腎胯隨之下降為實;另一腳沾粘吸提,胯腎隨之上升為虛;如果雙腳齊蹬則滯,犯了雙重之病。那么在習拳過程中,向前邁左步時,左腎左胯升起為虛;同時,右腎右胯下降為實,左右反之。概括講,凡是虛腿的一邊腎胯升起;凡是實腿的一邊腎胯下降。無論盤架子和推手都必須做到這一點,就能實現拳論所說"出腎入腎是真訣"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