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塌腰斂臀,脊柱豎直
腰為上下體之樞紐,腰勁下不去,氣不能歸于丹田,氣不歸到丹田,則中極、會陰失于輕浮,因而胸中橫氣填塞飽滿,即背后陶道、身柱、靈臺左右,橫氣亦皆填塞飽滿,而前后胥滯澀矣。
蓋不向前合,失之一仰,向前合則襠勁輕浮,足底不穩(wěn),上體亦不空靈。所以,腰要松,又要虛,腰能松虛而后能塌;塌腰又須斂臀,臀部不收斂便不能塌腰。斂臀勿忘提會陰,會陰上提則氣不下漏。
塌腰斂臀則腰勁下貫,上體虛,中部活,下體沉穩(wěn)。全體之勁能合于丹田。斂臀則骶骨有力,尾閭中正,再配合虛領(lǐng)頂勁,則脊柱自然豎直對準(zhǔn),后腰命門處自然開張,中氣貫于脊中,上自百會,下達會陰,如一線穿成,則身弓備也。
學(xué)習(xí)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現(xiàn)象,否則會影響太極拳的健身功效。
四、沉肩墜肘,勁貫肩背
兩臂能否圓轉(zhuǎn)全在兩肩,肩為臂之樞紐,兩肩不能松開,則轉(zhuǎn)關(guān)不靈,兩肩應(yīng)放松下垂,功久骨縫自開,兩臂應(yīng)如在肩上掛著一樣,肩及自然能松開。
中氣貫注于兩肩骨縫之中,則肩自沉,氣由兩肩骨縫而行于兩肱之中,則兩臂能沉著虛靈,肩背之勁也自然貫足。沉肩又必須墜肘,肘不下墜則肩不得沉,氣及上浮而不得力。
周身之勁合不住,且影響軀體之中正。所以,墜肘有助于沉肩,肩、肘、手三節(jié)能節(jié)節(jié)貫通,達于指梢則臂弓備也??偠灾?,無論兩臂兩手如何運轉(zhuǎn),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都須沉肩墜肘。
五、坐胯屈膝,垂直相對
兩腿的樞紐在兩胯,兩胯在太極拳運動中十分重要。腰勁能否下貫,周身能否相合,上下能否相隨,中氣能否貫通,虛實能否靈活轉(zhuǎn)換,一身能否中正,左右能否平準(zhǔn)皆在兩胯??韬脱窍嚓P(guān)聯(lián)的,言胯必及腰,言腰必及胯,所以稱之為“腰胯”。
首先兩胯要松開,胯能松開則襠能開圓,拳論所講開胯圓襠即是此意。兩胯松開并非岔開,如兩胯骨縫不松開,則雖兩腿岔開襠仍不會圓,圓襠消息在外腎陰囊兩旁,襠圓則回轉(zhuǎn)皆靈,上下亦能合住勁,又要松胯下坐,能坐胯則足能平實踏地。
沉氣直達足底,自然穩(wěn)重如山。若足不能平實踏地,則須從胯中調(diào)整。要點在于落胯,坐胯為實,胯為虛,能坐能落,有實有虛,有虛實自能輕靈,一身重心首系于此,而后大于足底。
屈膝全在坐胯,胯能坐便自然能屈膝,切不可只屈膝,不坐胯。屈膝的程度應(yīng)由坐胯的程度來定,總須垂直相對,留有伸屈變化的余地而轉(zhuǎn)動皆活。屈膝不可過,襠部、臀部低于膝部是為過。
膝尖超出足尖亦謂之過,過則有失中正,易受制于人;過則轉(zhuǎn)關(guān)不靈,無所適從;過則膝部受損,久之則成傷;過則氣憋不通,難貫足底;過則勁路隔斷,不能完整一氣。
太極拳的練習(xí)要領(lǐng)
一、體松形不塌,涵胸胸不陷
身體內(nèi)在雖然要求放松,不使僵勁,但形體上不能表現(xiàn)出萎靡、倦縮和局部的凹陷,仍要做到自然,舒展大方,松而不懈。這種情況是初練太極拳易犯的通病,一說松開就軟塌,一說加點掤勁就僵硬。
還有人把胸部向下或向后凹進視為涵胸,這是理解上的錯誤。胸不外挺、不僵、內(nèi)有圓活、含蓄、松快之意即為涵胸。做到涵胸感覺胸內(nèi)寬闊,呼吸暢通,肺活量增大,給運動中的肌體提高了供氧能力。只有做到形體上的舒展大方,內(nèi)涵上是氣機通暢,才能為太極拳鍛煉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chǔ)。
太極拳的修煉亦是如此,達到內(nèi)外兼修才能真正的提高。
二、提頂與吊襠,上下一條線
提頂即頂頭懸。頭上如有物提領(lǐng),虛虛懸吊在空,與“虛領(lǐng)頂勁”是一個意思。頂是名詞指頭頂,有人把頂字解釋為頭向上頂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