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的癥狀 濕氣重的十大特征(2)

  濕氣重怎么辦

  勤運動

  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lu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現(xiàn)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diào)內(nèi),很少流汗,身體調(diào)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huán),增加水分代謝。

  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tǒng)攸關(guān)營養(yǎng)及水分代謝,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fā)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chǎn)生過氧化物,加重發(fā)炎反應(yīng)。

  中醫(y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好在烹調(diào)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zhì)。

  避環(huán)境的濕

  此外,日常生活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huán)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yīng)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諝庵兴謺陆登业匕鍧駳庵?容易入侵體內(nèi)造成四肢酸痛。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

  多運動

  體內(nèi)的濕氣要排除好就是通過運動,運動的排汗不僅能夠排毒,更能夠有效地把多余的濕氣排出來,并且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

  蒸汗

  蒸汗有濕蒸干蒸之分,它能夠促進身體的毒素排出,是一種“坐著就能夠排毒”的活動,更適合一些“不大愿動”的朋友,而且也能夠把體內(nèi)的濕氣有效排出。

  少吃鹽,多健脾

  吃東西比較“重口味”的朋友往往都比較容易惹來濕氣,因為“重口味”會加重對脾胃的負擔(dān),大家在飲食上少吃多鹽食物,并且多吃一些流質(zhì)和五谷類食物。

  濕氣重吃什么

  薏米紅豆粥

  人人皆宜的去濕佳品,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里稱作“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

  紅豆和薏米都是去濕的,本身不含濕,所以它們怎么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y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zhì),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于加進去了濕氣,所以整個粥都稠了。味道雖然更好了,但對于養(yǎng)生來說并非好事,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紅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清熱祛濕粥

  材料:紅豆、白扁豆、薏米仁、木棉花、芡實以及燈芯花和赤茯苓

  做法:將燈芯花、木棉花和赤茯苓清洗干凈,然后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煎煮,后取出藥汁。在藥汁之中加入白扁豆、紅豆以及薏米仁和芡實,一起熬煮成粥服用。

  效果: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清熱祛濕的作用,特別是在夏季炎熱所導(dǎo)致的小便不利以及腸胃不適、胸悶氣短的情況。

  注意事項:這道食譜雖好,但是需要清楚的是,如果日常患者會出現(xiàn)大便干結(jié)的情況,那么好不要過多的服用,避免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消暑健脾祛濕湯

  材料:大棗、生姜、薏苡仁、葛根、玉竹、紅豆、陳皮、扁豆

  做法:將所有的食材一起放入鍋中,然后慢慢熬煮,趁熱服用。

  功效:這方子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以及促進腸胃消化的作用,日常服用之后能夠很好的治療身體濕氣重的情況,對于健康非常的有利。

  綠豆百合薏米仁粥

  材料:綠豆、新鮮百合、薏米仁、粳米和冰糖。

  做法:將薏米仁、綠豆以及粳米清洗干凈,然后放入清水之中浸泡二十分鐘;百合也清洗干凈,然后切碎備用;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綠豆以及薏米仁,大火燒開之后小火慢燉,綠豆開花之后加入粳米和百合,然后熬煮成粥;起鍋之前加入冰糖攪拌均勻之后就可以起鍋服用了。

  功效:這倒食譜就很好的去濕氣的作用,特別適合夏天健脾通便的時候服用。

  結(jié)語:濕氣重對身體有很大的害處,上文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10種判斷自己是不是濕氣重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應(yīng)該知道自己體內(nèi)的濕氣是否重了吧,濕氣重,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祛濕哦,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

延伸閱讀:

濕氣重吃什么好 濕氣重怎么辦 濕氣重的癥狀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配菜。經(jīng)??梢钥吹街?..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復(fù)發(fā)作是否給...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現(xiàn)在由于生活條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漸的擴大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