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鈍挫傷后,導致大量前房出血或小梁網直接損傷,短期內可引起急性眼壓升高。由于紅細胞堆積在小梁網上,或同時伴有血凝塊阻滯瞳孔,以及小梁網損傷后炎性水腫,使房水排出受阻??傻斡锰瞧べ|激素、噻馬洛爾,必要時服用乙酰唑胺或靜滴甘露醇控制眼壓。隨前房血液吸收,高眼壓緩解。如眼壓過高,超過65mmhg,藥物控制不滿意,或有角膜血染趨勢,需行前房沖洗術,排出積血。此外,眼內積血、角膜穿通傷、粘連性角膜白斑以及眼前段手術后前房長期不形成,都可使周邊虹膜和小梁網發(fā)生永久性粘連,使房角關閉而引起繼發(fā)性青光眼。
特別是玻璃體積血時,可發(fā)生溶血性青光眼(hemolytic glaucoma)或血影細胞性青光眼(ghost-cell glaucoma)。兩者發(fā)病機制有所不同。前者為吞噬血紅蛋白的巨噬細胞、后者為退變的紅細胞,阻塞小梁網,房水流出受阻而使眼壓升高。隨眼內血液的清除,眼壓可趨向正常。應首選藥物治療控制眼壓。對少數眼壓不能控制者,可考慮前房沖洗術。
晶狀體源性青光眼
白內障發(fā)病過程中會引起晶狀體膨脹,推擠虹膜前移,使前房變淺,房角關閉而發(fā)生類似急性青光眼的眼壓驟然升高。在白內障過熟期,晶狀體皮質液化并漏入前房,被巨噬細胞吞噬,巨噬細胞以及大分子晶狀體蛋白均可阻塞小梁網,使房水外流受阻,眼壓升高。臨床表現為眼脹痛、房水混濁、晶狀體核下沉等。應在藥物控制眼壓后行白內障摘除術。此外,外傷性或自發(fā)性晶狀體脫位(如marfan綜合征),可引起眼壓升高。脫位的晶狀體常嵌頓在瞳孔區(qū),或脫入前房,可行晶狀體摘除。此外,晶狀體脫位或半脫位時,由于懸韌帶斷離,晶狀體前后徑增加,也可使前房變淺,房角關閉,眼壓升高。球形晶狀體(常見于marchesani綜合征)可增加瞳孔阻滯,引起acg。針對球形晶狀體,睫狀肌麻痹劑可使晶狀體扁平后退,減輕瞳孔阻滯,而縮瞳劑則可能加重病情。
虹膜睫狀體炎繼發(fā)性青光眼
虹膜睫狀體炎會引起炎性細胞、纖維蛋白滲出以及組織碎片阻塞小梁網,虹膜周邊前粘連或小梁網炎癥,均可使房水外流受阻;瞳孔閉鎖或膜閉阻斷了房水交通,引起繼發(fā)性青光眼。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時,應及時擴瞳;虹膜廣泛粘連時,應及早行激光虹膜切開術。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是一種難治性青光眼,常繼發(fā)于視網膜靜脈阻塞、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等視網膜缺血性疾病或炎癥之后。由于虹膜表面和前房角新生血管和結締組織膜形成,使周邊部虹膜和小梁網緊密粘貼,引起眼壓升高、眼部充血和劇烈疼痛。本病治療比較棘手,局部使用睫狀肌麻痹劑可緩解癥狀,但難以控制病情。常規(guī)濾過性手術多無效,術前廣泛視網膜光凝術或冷凝術可使新生血管退化,或術中術后應用抗代謝藥可提高手術成功率。房水引流裝置或閥門植入手術近年也用于治療此病。也可考慮睫狀體破壞手術減少房水形成,降低眼壓以緩解癥狀。視網膜缺血和毛細血管無灌注是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根源,應及時作視網膜光凝,以預防本病發(fā)生。
睫狀環(huán)阻塞性青光眼
又稱惡性青光眼,多見于內眼手術后。其發(fā)病機制主要為晶狀體或玻璃體與水腫的睫狀環(huán)相貼,后房水不能進入前房而向后逆流,并積聚在玻璃體內,同時將晶狀體-虹膜隔向前推擠,使整個前房變淺。常發(fā)生于青光眼術后早期,特別是停用睫狀肌麻痹劑或滴用縮瞳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