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會接觸到中藥,中藥在調(diào)理身體還有治療疾病方面,都有著非常好的療效。在熬制中藥的時候,也是有很多講究的。那么你知道應(yīng)該如何熬制中藥嗎?中藥什么時候喝好呢?下面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藥汁好煎180毫升
煎藥的藥汁多少非常關(guān)鍵。煎三次,一次煎180毫升左右為好。如果藥汁多了,藥渣里的有效成分就少了,反之如果藥汁少了,藥渣會把藥的有效成分吸附回去,也就浪費了。當(dāng)然這里講的是正常藥方,而不是特殊大方。
水量不宜多
熬一劑藥,應(yīng)掌握好用水量。太多,則無端地延長藥物熬時間,使一些不宜久熬的藥物失效,況且藥汁太多,病員也不能都喝下;大少則藥物有效成分不易熬出,且易熬干。
熬藥前先將藥物浸泡20~30分鐘,一般熬藥時水面以高出藥面1~2橫指為宜。當(dāng)然,用水的多寡也應(yīng)根據(jù)藥物種類來確定。一般屬于滋補一類的藥物熬頭汁需水約300毫升,二汁約300毫升;解表藥,頭汁約300毫升,二汁約100毫升:一般藥,頭汁約200毫升,二汁約200毫升。
熬藥時,不宜頻頻加水,這不利于藥物的分解。若藥物吸水膨脹,水被吸盡,可酌情加點開水。熬需水量較大的草藥,好事先有準(zhǔn)備地多加一些水。
火候要適當(dāng)
古人對熬藥火候,有近乎于苛刻的要求。北宋自然科學(xué)家沈括曾說:“藥有可以久煮,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急火,有宜溫火者。此煮煉之節(jié)也。”
若用火過急,會使湯液沸騰外溢,造成浪費;另外,藥汁也會很快熬干,藥效不能充分熬取出來,且容易熬干。小火熬煮則費工費時。常采取急火熬沸,慢火熬至液成的辦法。一般感冒藥不宜久熬,多以急火熬取;滋補藥則宜小火久熬慢煨。中醫(yī)外科煉制丹藥,尤其強調(diào)掌握好武火(急火、大火),文火(慢火、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