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李朝喧 山西中醫(yī)學院 董青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河南中醫(yī)學院崔應珉教授出身于中醫(yī)世家,酷愛中醫(yī),其對肝癌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其辨證用藥,不僅可降低中晚期肝癌患者放化療的毒副作用,而且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病人的生存期,現(xiàn)對崔教授治療肝癌的獨特經(jīng)驗總結如下。
脾氣虧虛是癌變發(fā)生的關鍵
崔師認為,肝癌的產(chǎn)生主要是機體正氣虛弱,以至邪毒侵襲。飲食不節(jié)、臟腑蓄毒、七情失和、氣血乖逆,繼而引起氣滯、血瘀、痰凝、濕聚、熱蘊、毒結,日久不散,而漸生腫瘤。而正虛之中,脾虛至為關鍵,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化源不足則正氣不足,無力抗邪。脾失健運又可以引起氣滯濕聚痰阻,日久元氣衰微,又可加劇癌腫的進展甚至轉移。據(jù)此,崔師認為肝癌的病理基礎為脾虛氣滯,痰瘀毒結,而脾氣虧虛是癌變發(fā)生的關鍵。
治肝先實脾,脾健肝自愈
《難經(jīng)·七十七難》云“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于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亦明確指出:“夫治肝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崔教授認為,治療肝癌應從脾論治,實脾之肝強調(diào)“治肝先實脾,脾健肝自愈”。隨著疾病的發(fā)展,腫瘤病人的脾胃容易受到損傷,出現(xiàn)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腹脹、倦怠無力等。脾胃虛弱,健運失職,后天氣血津液生化乏源,加之腫瘤嚴重消耗,故容易引起惡病質。脾胃功能減退也給進一步中醫(yī)藥治療帶來困難。如果繼續(xù)給予苦寒或攻伐的抗癌中草藥,采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等治法,則脾胃極易更加受損,對肝癌的治療不利。
崔師提出“養(yǎng)正則積自消”,對肝癌患者側重于健脾益氣、扶正固本,增強患者自身抗癌能力,又為祛邪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針對中晚期腫瘤患者氣血俱衰,癌毒壅滯的現(xiàn)象,他強調(diào)補正氣、培真元,通過健脾益氣,扶正固本,免疫調(diào)節(jié),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從而影響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
崔師常告誡我們:“大積大聚,衰其大半而止。實中有積,大毒之劑尚不可過,何況虛人之積?濫用攻伐藥物,不僅癌腫不見縮小,反而戕伐正氣,損傷體質。有時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破裂等并發(fā)癥。”對多數(shù)病人采取健脾益氣為主,兼以消導,或清濕熱,或予燥濕??墒菇诎Y狀改善,遠期療效也較好,部分病例癌腫得到控制而能帶瘤長期生存。“四季脾旺不受邪”, 在肝癌治療中具有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
遣方用藥精心靈活
崔教授根據(jù)患者的不同證情,精心組方遣藥組成健脾益氣方:黃芪、白術、西洋參、薏苡仁、云苓、白術、丹參、炙甘草等。方中西洋參、云苓、白術、甘草為補氣健脾之劑,黃芪、丹參可加強健脾和胃之功及去瘀生新,使脾氣健旺而氣血生化有源。
健脾益氣方多為甘溫和緩之品,其扶助正氣,長期應用無明顯不適。由于肝癌的病因病機復雜,除涉及脾胃外,還有很多兼證、變證。針對不同的肝癌患者和肝癌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配合清熱、化濕、養(yǎng)陰、消導等其它治則,可大限度地提高肝癌的療效。肝癌常見的癥狀是納差、腹脹、惡心嘔吐、腹瀉等脾虛食滯現(xiàn)象,可加神曲、生麥芽、生谷芽、焦山楂、萊菔子、干荷葉、蘇梗、厚樸等以助脾胃升清降濁暢通全身氣機;如出現(xiàn)水腫和腹水者可加用大腹皮、車前子、澤瀉、澤蘭、桑白皮、葶藶子等;黃疸者可加用茵陳、梔子,郁金;嘔血便血者加仙鶴草、三七粉、白及;肝氣郁結者加用柴胡、青皮、香附、香櫞、佛手;食積化熱者加用連翹、石膏、梔子、黃連;濕熱內(nèi)蘊者加用茵陳、黃連、黃柏、龍膽草;肝癌腫塊屬于瘀血者可酌情加用桃仁、紅花、丹參、赤芍、郁金、水蛭;而腫塊屬于痰積可加用海藻、昆布、夏枯草、生半夏、生牡蠣、山慈菇、黃藥子。另外辨病必須與辨證相結合,在辨證立方的基礎上,酌情配伍具有抑制腫瘤作用的中藥如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
注重調(diào)暢情志和飲食攝生
肝癌患者性情急躁易怒,得病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殊不知此為肝病之大忌。七情在肝為怒,暴怒傷肝,肝郁不舒,或肝氣暴亢,乘脾犯胃,化源匱乏,肝體失養(yǎng),脾胃失和,正氣受損,病勢轉重。有些患者或嗜食肥甘厚味,或貪食生冷辛辣,均可損傷脾胃,濕濁內(nèi)生加重病情。
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同源,久病則肝腎之陰日益耗損,這些均是導致肝癌難以治愈的重要因素。崔師常向病人講解不良情緒對疾病的負面影響,使其保持良好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他還要求患者科學飲食,禁煙戒酒,忌食辛辣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