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jīng)病欲解時”的兩層含義
第一,從六經(jīng)病欲解時圖可以清楚地看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可以是一日十二時,也可以是一年十二時,用少陽、太陽、陽明、太陰四經(jīng)分主之,既代表一日之四時,又代表一年之四時,以四時陰陽為大綱。四時正氣為病又分為感而即發(fā)和過時而發(fā)兩類。非時之氣為病則分為寒疫與冬溫兩類。井然有序,條理清楚,這就是《傷寒論》的論述大綱,據(jù)此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寫有治療四時病的方證:青龍湯證、白虎湯證、玄武湯(真武湯)證和朱雀湯(黃連阿膠湯)證,以及陽旦湯(桂枝湯)證和陰旦湯(柴胡湯)證等。這在陶弘景《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稱作“大小六神湯”,專治“外感天行之病”。
第二,是疊加于太陰和少陽之間的少陰病、厥陰病。六經(jīng)病欲解時告訴我們,天道一陽來復于冬至陰氣盛的子時,地道一陽來復于大寒冷的丑時,陽復則生,陰盛陽盡不復則死,所以后半夜為魔鬼時刻,易學上稱為“鬼門”關。一天中,人危險的時刻要數(shù)黎明。調(diào)查顯示,凌晨死亡的人數(shù)占全天死亡人數(shù)的60%。一年中危險的月份要數(shù)丑月12月。調(diào)查表明,該月份死亡人數(shù)居全年各月之首,占死亡總數(shù)的10.4%?,F(xiàn)代研究還證明,傳染病患者死亡率高的時間約在早晨5點半左右(卯時),這說明從子時到卯時是危險的時刻。而子時到卯時正是少陰和厥陰的欲解時刻,這個時刻陽回則少陰病、厥陰病就向愈,陽不回則死,所以《傷寒論》中有以下論述。
少陰陽回欲愈
287條: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288條: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手足溫者,可治。289條: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290條: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291條: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292條: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fā)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少陰陽亡不治
295條: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296條: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297條: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298條: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299條: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300條: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厥陰陽回欲愈
327條: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328條: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329條: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360條: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361條:下利,脈數(shù),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363條:下利,寸脈反浮數(shù),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365條: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shù)者,為欲自止,雖發(fā)熱不死。367條:下利,脈數(shù)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厥陰陽亡不治
343條: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344條:傷寒發(fā)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345條:傷寒發(fā)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346條: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fā)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362條: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368條:下利后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369條: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脈反實者,死。
綜上所述,六經(jīng)病欲解時與《素問·臟氣法時論》、《素問·陰陽離合論》有密切關系。本文揭開了少陰為天道陽氣來復和厥陰為地道陽氣來復的秘密,為解釋少陰病和厥陰病找到了根源。于此可知,六經(jīng)病欲解時圖就是日地運行圖。
結語:看了上訴的文章你對《傷寒論》是否能夠理解了呢?“六經(jīng)病欲解時”的兩層含義你明白了嗎?(文章原載于《養(yǎng)生閱刊》,刊期:2012年第4期,作者:田合祿 ,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yǎng)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