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一年之初,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身體養(yǎng)好的話,是非常重要的。春天講究的是春捂,春捂的好處你知道嗎,春捂主要捂哪些地方呢?春捂要注意什么呢,溫度多少適宜呢,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看一些吧。
相信,家長們都和自己說過,春天要多穿一些,要捂捂,這樣才能夠身體好,不容易感冒,生病,那么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頂有道理的,但“捂”的位置很有講究,絕不是“不減衣服”這么簡單。春季捂對4個位置,不但養(yǎng)生效果事半功倍,“一年無病”的效果分分鐘達到哦!
把握好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研究表明,對多數(shù)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xù)在15℃以上且相對穩(wěn)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春天的氣溫變化是非常快的,明明中午是二十幾度,晚上就突然是幾度了,前一天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的,突然第二天就可能寒流涌動了。因此,你要注意日夜溫差大于8℃時是捂的信號。
春捂不是穿棉襖,包滿全身反而容易讓身體變得虛弱,捂的位置有重點:早春時節(jié),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臍這四個部位需要好好捂捂。
腰眼:腎好一切都會好
腰眼也是春捂的重要部位。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會腰部酸軟怕冷,經(jīng)常尿頻或精神容易困倦疲乏。按摩腰部腎俞穴可滋陰,補腎健腰。位置腎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該穴,可溫暖腎陽。方法除了點按以外,可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guān)節(jié)突起部放在兩側(cè)腎俞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做36次。
小腿:聚陽氣、一年少疼痛
很多老人容易出現(xiàn)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現(xiàn)惡心嘔吐眼睛痛,這種表現(xiàn)屬于肝陽虛,這時要重點保護好小腿外側(cè),可以多熱敷足臨泣穴和陽輔穴。位置足臨泣穴就在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取穴方法是將手指從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的縫向腳背方向推,推到有骨頭的邊緣時就是足臨泣穴。陽輔穴在小腿的外側(cè),腳外踝關(guān)節(jié)上方四寸的位置。
手腕:守全身血脈
手腕處有心經(jīng)的原穴——神門,心主管全身的血脈,通過輸送氣血來溫暖全身。原穴是主管各臟腑的元氣和生命的原動力所發(fā)出的穴位,能夠強化臟腑。所以春捂的第一個關(guān)鍵部位就是神門穴。位置神門穴在腕橫紋上,手小指一側(cè)腕下方肌腱的里側(cè)。主治病癥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疾病,為人體手少陰心經(jīng)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平常沒事的時候用拇指指端反復點按神門穴30次,可以去除煩躁、安神定志。
不過你要注意了按摩這個穴位的時候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哦,也不要追求酸脹感。
肚臍:啟動胎息能延壽
中醫(yī)稱肚臍為神闕穴,溫暖此處可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