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燒成
在燒成過程中由于火力的不均勻、溫度的高低可能造成顏色不均勻,有氣泡,過老或過嫩等現(xiàn)象。這也要注意。
紫砂茶壺自問世以來就是實用品與藝術品的結合體,發(fā)展到現(xiàn)在在商品大潮的沖擊下出現(xiàn)了大批商用的紫砂制品,作為手工藝品,其產(chǎn)量和工藝必然不能兼顧,對于一般商品壺來說只能以適用為主,再兼顧一下造型藝術,至于精工細作,那是千元以上的極品了,包括其它各種手工藝品都是這樣,這里免談。
不過對于完全是門外漢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最關心的還是兩個最基本的入門問題:泥料和做工。我們先從泥料說起。首先我要說明的是紫砂泥不一定是紫紅色的。有乳白色的稱為“團泥”;有墨綠色的稱為“綠泥”;當然也有紫紅色的稱為“紫泥”。
我們知道,紫砂的泥料并不是一開采出來就可以用的,而是要經(jīng)過提煉、淘洗、過篩等諸多工藝,因此一塊好的泥料其質地、顏色必定很均勻,體現(xiàn)在成品上則是顆粒勻稱,顏色純正無雜質,比如有不均勻的黑點、白點就不是好泥。
提煉、淘洗是保證顏色純正的前提,提煉前先要經(jīng)過粉碎,經(jīng)過提煉淘洗去掉一些鐵質、石灰?guī)r、玄武巖等等雜質。鐵質在燒成后成為黑色的四氧化三鐵,在壺身上出現(xiàn)黑點;石灰?guī)r在燒成后成為石灰,在壺身上出現(xiàn)白點,而且遇水膨脹,造成壺體的小塊剝落,俗稱“爆子”,嚴重影響茶壺的質量,可惡的是這種現(xiàn)象買的時候有的不易察覺,回家一泡茶慢慢脹開,常令人懊惱莫及。
玄武巖等雜質由于其收縮率、顏色等不同而在成品上出現(xiàn)雜點、不規(guī)則的顆粒等。這里有一點要說明,有時為了達到一定的效果制作者會人為地加入一些與生泥相同或不同顏色的生泥或熟陶碎片、顆粒或粉末,以達到不同的藝術效果。
新老紫砂壺鑒別方法
新老紫砂壺鑒別方法,紫砂壺,近年來,隨著藝術品投資收藏逐漸盛行,紫砂壺也不再是拍場上的小配角,其身價上漲之快,令人咋舌。那么新老紫砂壺鑒別方法有哪些呢?新老紫砂壺鑒別必須“手眼并用”。
第一招,要觀其外形與紋飾
早期制壺,壺面以人手用竹刀刻畫紋理進行裝飾為主。
第二招,看接痕
由于新壺銜接泥片時采用45度斜角鑲接工藝,所以“接痕”并不明顯,不易被察覺。而早期制壺銜接泥片時則比較隨意,所以常留下“接痕”,仔細觀察或用手摸都能發(fā)現(xiàn)。同時,考究清末民初的制壺習慣,其泥片接口多位于壺的后部,與該壺所呈現(xiàn)的制作工藝習慣一致。
第三招,手摸脂泥痕跡
早期制壺,通常在壺的上部打兩塊泥面,作為壺蓋的承接面。用手摸壺沿會摸到脂泥的痕跡。“脂泥”即“泥漿”,用作泥片與泥片之間的粘貼。
結語: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如何區(qū)分紫砂壺做工的好壞??戳诵【幧厦娴慕榻B大家應該已經(jīng)了解一點了吧,希望小編的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只有懂得鑒別的真假優(yōu)劣,才能買到稱心如意的紫砂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