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艾滋病傳播途徑二:血液傳播
(1)輸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2)靜脈藥癮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針頭及注射器。
(3)共用其他醫(yī)療器械或生活用具(如與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經(jīng)破損處傳染,但罕見。
(4)注射器和針頭消毒不徹底或不消毒,特別是兒童預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針一管危險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術(shù)器械、針刺治療用針消毒不嚴密或不消毒;理發(fā)、美容(如紋眉、穿耳)、紋身等的刀具、針具、浴室的修腳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臉刀、剃須刀、或共用牙刷;輸用未經(jīng)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類似情況下的輸骨髓和器官移值;救護流血的傷員時,救護者本身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
3、艾滋病傳播途徑三:母嬰傳播
也稱圍產(chǎn)期傳播,即感染了HIV的母親在產(chǎn)前、分娩過程中及產(chǎn)后不久將HIV傳染給了胎兒或嬰兒??赏ㄟ^胎盤,或分娩時通過產(chǎn)道,也可通過哺乳傳染。
1、學習艾滋病防治知識
普及宣傳艾滋病的預防知識,了解傳播途徑和臨床表現(xiàn)及預防方法。
2、安全性行為
加強道德教育,禁止濫交;避免與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發(fā)生性接觸;在所有的性行為中使用安全套。
3、不共用生活用品
避免共用牙刷、剃須刀等物品。女性月經(jīng)期要注意衛(wèi)生。
4、不要共用針頭
如果需要諸如海洛因這樣的麻醉劑,不要和別人共用針頭,也不要使用已經(jīng)被人使用過的針頭。醫(yī)護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員間、病人之間的傳播。
5、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
在生活中需要避免血液的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腳等操作行為,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須進行上述操作行為,不要圖價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沒有衛(wèi)生合格證的機構(gòu)做這種高危操作行為。因為如果這些用具沒有進行嚴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6、注意外傷防護
工作中如有外傷,體育運動外傷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在救護傷病員時,避免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
7、避免母乳喂養(yǎng)
喂食母乳者新生兒感染HIV的幾率會增加12%-14%,故不建議喂食母乳。
結(jié)語:部分患者在感染HIV初期無臨床癥狀,但大部分HIV感染后6日至6周可出現(xiàn)HIV病毒血癥和免疫系統(tǒng)急性損傷所產(chǎn)生的臨床癥狀。工作中如有外傷,體育運動外傷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在救護傷病員時,避免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