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薏苡仁
味甘淡,屬性微寒。具有利水滲濕和止瀉的作用。對于腹瀉、食欲下降等脾虛癥狀都適用。
3、粳米
又被稱為“大米”。性平味甘,對于脾胃以及肌肉的保健都具有益處。可以用來治療、改善因脾虛所致身體消瘦、煩悶、泄瀉、下痢等癥狀。
4、小麥
小麥屬于性涼味甘的五谷類食物。具有健心護(hù)腎、清熱止渴的功效。適用于口干舌燥、心煩不安、食欲不振等脾虛癥狀。
5、芝麻油
芝麻油性涼味甘,能夠潤滑腸道、預(yù)防大便干結(jié)、幫助身體排毒解毒、治療食積腹痛、潰瘍等癥。
6、糯米
糯米又被稱作“江米”,性質(zhì)溫和,味甘,適合脾虛胃寒的人食用。具有暖和脾胃、消除口舌干渴、改善自汗、治療便溏和腹瀉等功效。
忌食食物
性質(zhì)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萊、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
其中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yùn)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卜、香菜等。
脾虛之人不能吃以下幾種食物
1、田螺
性寒,味甘咸。正因其性質(zhì)大涼,《隨息居飲食譜》中才明確告誡:“多食寒中,脾虛者忌。”
蚌肉性寒,味甘咸,能滋陰、清熱,但脾虛之人不宜多食,食之易傷脾胃陽氣。所以,清代食醫(yī)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告誡:“蚌,甘咸寒。多食寒中,脾虛便滑者皆忌。”
2、枸杞子
性平,味甘。但古代醫(yī)家也有認(rèn)為,枸杞性寒。如《別錄》中說它“微寒”?!妒朝煴静荨氛J(rèn)為“寒,無毒”?!侗静萸笳妗分羞€說:“枸杞,甘寒性潤。”正因如此,對平素脾胃虛弱,或素有脾胃虛寒便溏者,皆當(dāng)忌之,正如《本草經(jīng)疏》中告誡:“脾胃薄弱,時(shí)時(shí)泄瀉者勿入。
3、山楂
又叫棠株、山里紅。能開胃消食,但有損害脾胃之弊。如《本草綱目》中曾說:“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脹悶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絕佳,但不可多食,恐反克伐也。”《本草經(jīng)疏》中也指出:“脾胃虛,兼有積滯者,當(dāng)與補(bǔ)藥同施,亦不宜過用。”元•朱丹溪還認(rèn)為:“山楂,若胃中無食積,脾虛不能運(yùn)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發(fā)之氣也。”因此,脾虛之人勿食之,更忌多食常食之。
4、梨子
生梨性涼,脾虛切忌。正如《飲食須知》中所言:“多食令人寒中,損脾,生食多成冷痢。”《本草經(jīng)疏》亦云:“脾虛泄瀉,法咸忌之。”清•王孟英也曾指出:“中虛寒瀉者忌之。”因此,凡脾虛之人,尤其是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切勿食用。
5、鴨肉
性涼之物?!讹嬍稠氈分性f:“鴨肉味甘性寒,滑中發(fā)冷氣。”清•王孟英亦云:“多食滯氣,滑中,凡為陽虛脾弱,……皆忌之。”因此,脾虛之人,尤其是脾陽不足者忌食鴨肉。
6、甲魚
有涼血滋陰作用,屬于清補(bǔ)食品,滋膩之物,多食久食則有礙脾之運(yùn)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尤其是脾胃素虛之人,應(yīng)當(dāng)忌食之,正如《本草從新》中所告誡:“脾虛者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