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沒有人不想長壽,從《西游記》中的情節(jié)可以看出端倪,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這一情節(jié)慢慢的展開,或許,這也是當時人們的普遍想法,不管是帝王還是平民百姓,對長壽都有著非一般的執(zhí)著。
在民間,看一個人是否長壽,眾多紛紜,你可能常聽到的長壽的特征:大概有長眉毛、高前額、大耳垂還有手掌生命線,空穴不來風,所以不可全信。
研究發(fā)現,如果你想健康,這三個特征你可以額外注意一下,因為確實和長壽有一些關聯。
心率偏慢
大家都知道,每個人的心跳速度都是不盡相同的,心臟跳得太快,肯定會讓心臟承受更多的耗費,引起勞損,縮短壽命。
心率慢,卻能夠保證人體所需的正常收縮和舒張活動的需要,及時滿足人體血管基本的血液循環(huán)需求,且是長期穩(wěn)定,符合人體需要的慢心率,則與長壽成正比。
科學發(fā)現,在動物界,如果它的心率越慢,那么壽命越長,還驚奇的發(fā)現,原來心率是可以預測男子壽命的,所以想要活得長久,必須放緩心率,大概途徑途徑有運動、保持體重、戒煙戒酒等。
那么,如何能使心率能保持在較低而又健康的心率呢?
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要加強修養(yǎng)。沒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心靜不下來,氣就不順。心平靜者,氣才能和順,心率才會趨于平緩。
其次,是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復身體機能,現代科學證實,早8點是心腦血管病高發(fā)期,這個時段有心腦血管病史的患者還是少出門為妙!
再次,是適量的運動。根據自己的年齡常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心率變慢(運動時心率加快,但運動使心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心率減慢)。心率能在50~65次(睡眠中的心跳次數可以為38~50次/分)是健康心臟的標志,也是長壽的標志。不同年齡段的人活動量不同,隨著年齡增長運動量要逐漸減少。
后,就是調整飲食結構使之趨于合理性。實際上,好多人的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都是所謂好吃的吃多了造成的。在飲食上一天三餐的安排是早餐豐盛、午餐豐富、晚餐一般,同時晚餐還要吃七八分飽,晚餐后一定要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