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大家除了熱火朝天的看著奧運會,為奧運健兒們加油鼓勵之外,還發(fā)生了一件讓我們都意料之外的事情,那就是中醫(yī)療法拔火罐火了!中醫(yī)療法緣何受青睞呢?下面小編就來為你解答這一問題。
奧運會上,菲爾普斯身上那些拔火罐后的“印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好多網友都嚷著要去體驗拔火罐的神奇功效。
對此,中醫(yī)專家坦言,拔火罐這種物理療法可以緩解肌肉緊張、消除疲勞,但并非人人適宜,且頻率也要控制好。
醫(yī)院推拿科主任介紹,拔罐療法,俗稱“拔火罐”,是中醫(yī)重要的外治法之一,早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記載,歷代中醫(yī)文獻中亦多論述。實際上,這也并非中國特有“神技”,國外也有類似療法。中醫(yī)理論認為,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于體表,造成局部淤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其適用范圍較為廣泛,從外科癰腫到風濕痛、腰背肌肉勞損、頭痛、哮喘、腹痛、外傷淤血、一般風濕感冒及一切酸痛諸證等。
中醫(yī)認為,拔罐療法并非人人適宜。因為拔罐的過程中,會讓陽氣有所流失,因此有氣虛、血虛等情況的人士不適宜。
年紀太小或太大、心臟病、糖尿病患者都不宜拔罐;孕婦、經期婦女等對拔罐部位也有特殊要求。此外,局部有皮膚破潰或有皮膚病的患者也不能拔罐。酒醉、過飽、過饑、過勞、大渴、大汗、大出血同樣禁用。
拔罐也有一套嚴格的操作要求。主任說,拔罐的頻率和每次拔罐的時間,要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癥狀的需要,并不是越久越好、越頻繁越好,否則原先拔的印跡還未消退,再拔容易造成局部損傷。
且一般情況下,每次留罐控制在5-10分鐘內,以免造成起泡。拔罐時和拔罐后都要注意保暖,拔罐后3小時內不宜洗澡。用火罐時要當心灼傷或燙傷皮膚,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不必處理,可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應及時到醫(yī)院處理,以防發(fā)生感染。
拔罐后注意事項
1、拔火罐要找準穴位
拔火罐,首先要講究部位是否正確,拔火罐不只是哪里疼在哪里拔火罐,中醫(yī)講究辨證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還要在疼痛的相關穴位拔火罐,才能達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還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火罐。很多市民并不了解人體的穴位情況等,因此拔火罐好到相應正規(guī)醫(yī)院拔。
2、紫印未消失不宜重復拔
有的人在一次拔火罐后,疼痛沒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繼續(xù)拔火罐,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強效的手段治愈疾病。其實,這種是錯誤的。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紅印記還沒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連續(xù)拔火罐的,要更換到相關穴位。否則不但不能緩解疼痛問題,還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
3、拔火罐兩小時后再洗澡
拔火罐時,有的人盡可能地延長拔火罐的時間,以為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然而專家提醒,拔火罐的時間好控制在10分鐘或10分鐘之內,如果時間太長,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現(xiàn)起泡、破潰甚至感染。
哪些人不宜拔罐
1、孕婦、女性月經期。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產等。月經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經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會引起月經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