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yǎng)篇
好營養(yǎng),吃錯了可不行
現(xiàn)代人缺的不是營養(yǎng),而是平衡,再好的東西若無節(jié)制,也將對身體造成損傷,比如維生素,過量也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
中國人五六十年代只知道魚肝油,七十年代熱愛紅黃鐵罐的麥乳精和維生素C,八十年代開始流行蜂王漿。到了現(xiàn)在,放眼看看各大超市和藥房,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瓶瓶罐罐,每一樣都號稱能補充身體必需的各種礦物質、維生素。可是你真的需要吃保健品嗎?就拿維生素來說,市面上的維生素藥丸種類越來越多,宣稱功效從抗老化到預防癌癥都有,但是有越來越多研究發(fā)現(xiàn),攝取過量的維生素藥丸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可不能盲目跟著亂吃。
常有人戲謔,美國人早上到辦公室所解的第一泡尿是全世界貴的——因為從1912年維生素和礦物質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后,美國人已養(yǎng)成大量補充維生素的習慣。常見的場景是,吃完一桌子的松餅、炒蛋、培根、牛奶或咖啡,再打開廚房某個柜子,倒出所有的維生素補充劑,其中有一顆綜合維生素、再加幾顆維生素E、C與鈣片,與一些個人特殊的補充品,比如魚油或鋅。就這樣配著水咽下去。接著開車上高速公路,經(jīng)過30~50分鐘的車程,進了辦公室正好去上第一次廁所,早上所吃的精華,有一半就排了出來。所以,連美國的營養(yǎng)學家都形容:“那泡尿所含的營養(yǎng)素,幾乎可提供發(fā)展中國家50個人一天所需,可以存下來賣錢。”
與這種情景遙相呼應的是,在中國,各種各樣的維生素廣告也開始充斥電視屏幕,時時處處在向觀眾透露這樣一個信息:想健康嗎?趕快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補充為什么會有這么驚人的趨勢?我們也該這么吃,才跟得上時代潮流嗎?答案是NO。
流言說:一日三餐無法滿足需求
其實,維生素補充品只是用來治療營養(yǎng)嚴重缺乏的人,如維生素C用來治療壞血病,維生素B用來對抗腳氣病。但近年來廠商卻進一步創(chuàng)造出新賣點,例如,強調飲食不夠均衡,營養(yǎng)會在烹調過程中流失,所以需要補充維生素丸。接著,抓住人們對年輕美貌的期待,以及對預防疾病的需求,進一步將維生素的魅力推到高點。比如被稱為抗氧化劑的維生素C、E、β胡蘿卜素,礦物質中的硒與鎂,各有不同的專長,能抗老化或避免因自由基攻擊所帶來的疾病。這些都深深打動你我的心,讓大家卯足了勁吃維生素丸。
認真回顧一下維生素在國內發(fā)展的歷史,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人類對維生素補充品的態(tài)度,已從基本的“需求量”,進入想要抵抗疾病的“保健量”。很多人吃的維生素都是從直銷商處購得,直銷商常會夸大某些理論,不能傳遞正確的營養(yǎng)觀念。比如,某些直銷商會特別強調,食物的營養(yǎng)素會在烹飪過程中盡失,所以需要補充維生素丸。這或許是企業(yè)營銷的需要,但卻誤導了不少的健康愛好者。其實,只要人們合理的安排一日三餐就足以補充身體基本所需的各種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