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fā)病原因
1、遺傳性因素
目前認為遺傳因素是主要病因,其依據是本病有明顯的家族性發(fā)病傾向,常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有些患者出生時即有本病,本病患者中可見到HLA抗原的遺傳基因型。
家族性病例以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形式傳遞,發(fā)病的型式可是無癥狀的心肌不對稱性肥厚,也可有典型的梗阻癥狀。
大約50%~55%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家族史,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肥厚型心肌病的遺傳學說已被公認,且認為與組織相容抗原系統(tǒng)有密切關系。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HLA-DRW4,Ag,B5抗原的檢出率明顯增加。1995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國際心臟協(xié)會心臟命名及分類專題委員會明確指出,是肌節(jié)收縮蛋白的基因突變導致了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遺傳缺陷引起發(fā)病的機制有以下設想
?、賰翰璺影放c交感神經系統(tǒng)異常,其證據為本病易伴發(fā)神經嵴組織疾病、甲亢或胰島素分泌過多、高血壓,用β受體阻滯劑有效。
?、谔浩谑议g隔不成比例的增厚與心肌纖維排列不齊,在出生后未正常退縮。
?、鄯渴覀鲗н^速導致室間隔與左室游離壁不同步激動和收縮。
④原發(fā)性膠原異常引起異常的心臟纖維支架,使心肌纖維排列紊亂。
?、菪募〉鞍缀铣僧惓!?/p>
?、扌」跔顒用}異常,引起缺血,纖維化和代償性心肌老前輩。
?、呤议g隔在橫面向左凸而在心尖心底軸向左凸(正常時均向左凹),收縮時不等長,引起心肌纖維排列紊亂和局部肥厚。
2、鈣調節(jié)紊亂
臨床研究和實驗證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鈣調節(jié)紊亂,尤其是心肌細胞內鈣濃度升高與心室舒張功能有關。Wagner等發(fā)現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細胞內鈣離子受體數量增加,反映電壓依賴性鈣離子通道密度增高,這種現象不僅存在于肥厚的室間隔,而且存在于厚度正常右心房心肌,提示受體的增加不是一種繼發(fā)性改變,而是一種原發(fā)性缺陷。
二、發(fā)病機制
本病以心肌肥厚和心臟重量增加為特征,可表現為全心、室間隔、心室游離壁、心尖及乳頭肌肥厚,其中以室間隔肥厚最常見,肥厚的心室壁可超出正常3倍以上,常呈不對稱(非同心)性肥厚,即心室壁各處肥厚程度不等部位以左心室為常見,右心室少見。
室間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內突出,收縮時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稱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舊稱“特發(fā)性肥厚性主動脈瓣下狹窄”。
室間隔肥厚程度較輕,收縮期未引起左室流出道明顯梗阻者,稱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前乳頭肌也可肥厚,常移位而影響正常的瓣膜功能。
心肌高度肥厚時,左心室腔減小。不成比例的心肌肥厚常使室間隔的厚度與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1.3,少數可達3。